資訊動態
最新動態
“由于育苗成本增加,今年品牌蝦苗的價格普遍上漲”,這是今年2月份各大蝦苗場釋放的市場信號。2015年白對蝦養殖遭遇“滑鐵盧”,蝦苗受到的質 疑聲最多,在市場預期變冷的情況下,苗企為何“逆市”漲價呢?是因為成本增加,還是有其它原因呢?據了解,影響苗價的主要因素包括種蝦成本、育苗成本、人 工成本、運輸成本等,到底今年蝦苗漲價的理由是否站得住呢?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。
種蝦成本
盡管去年養殖表現不佳,但國內的親蝦市場基本上都是被國外幾大企業壟斷,國內企業在這方面并沒有話語權。從各方反饋的信息來看,2016年親蝦價格整體比2015年略有增加,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到市場熱捧的正大親蝦價格上調,而其它親蝦價格則保持不變或略有上漲。
育苗成本
今年育苗成本增加,這是今年苗企對漲價給出的最大理由。有苗企表示,由于蝦難養,今年品牌苗企都比較注重自身的蝦苗品質,在育苗成本上都下足了功夫,從篩選幼體到增加餌料質量,再到提升質檢技術等,育苗的成本比往年有所增加。
人工成本、運輸成本
最近幾年國內人工成本持續增加,但據育苗場人士透露,今年兩廣和海南的苗場工人工資并沒有多大的變化。至于運輸成本,無論是空運還是汽車運輸,成本也和往年差不多。
從上述當中我們可以看到,今年苗企新增加的成本中,既有不可控的,也有苗企為迎合市場需求增加的成本。親蝦一直是國內養蝦業的痛,在市場低迷的 情況下,種蝦公司說漲價就漲價,而我們卻無能為力,只能一再把風險轉嫁到養殖戶身上,但是目前養殖戶已經無力再承擔這些增加的成本。苗企有漲價的理由,但 市場是冷酷的。2016年白對蝦養殖行業開局整體低迷,華南部分產區興起轉養之風,中小養殖戶面臨資金緊缺等問題,在市場遇冷的大環境下,苗企漲價真的能 如愿嗎?
首先是養殖戶熱情低、觀望心理明顯
受天氣不穩定、養殖戶熱情不高等諸多因素影響,2月份以來蝦苗市場表現相當冷清,從各方反饋的信息來看,目前養殖戶的投苗積極性極差,觀望心理 明顯,有部分養殖戶在“繼續養蝦”和“轉養其它品種”之間舉旗不定。除了養殖戶之外,一些標粗場也在觀望,“目前小苗價格太高,但養殖市場低迷,我們又不 敢貿然向養殖戶漲價”,一位標粗廠的負責人表示,標粗場的利潤空間一再被壓縮,去年蝦苗銷量大減,今年市場又不明朗,他們也只能在觀望。
其次是蝦苗品質的不確定因素多
盡管不少苗企都表示今年更加注重蝦苗品質,在育苗成本上下足了功夫,但蝦苗的品質能有多大改觀呢?為迎合養殖戶的需求,今年不少苗企大打抗病力、正大品系等口號,但這些真的能改變養殖成功率低的問題呢?或許持懷疑態度的,不僅僅是養殖戶吧!
三是天公不作美
由于氣溫回升緩慢和不穩定,今年各地的投苗時間一再推遲,有苗企預期 “3月中旬將是投苗高峰”,但最近幾天這場橫掃全國的“倒春寒”,又把投苗時間再次往后退。
一邊是養殖基層呼吁好苗,一邊是苗場在沒有證明蝦苗品質提高的情況下漲價,雙方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。連續幾年的挫敗,養殖戶對優質苗的渴望越來 越強烈,而上游企業并沒能提供能讓養殖戶滿意的蝦苗。盡管今年苗企又有了很多新的口號和賣點,但養殖戶關心的只是養殖成功率。有觀點認為,今年品牌苗企漲 價,可能還有另外一層考慮,由于預期今年蝦苗銷量減少,苗企為了維持利潤,會有意識地提高苗價,把風險再次轉嫁到養殖戶身上。市場低迷,養殖戶投苗會更加 謹慎、務實,減少放養造數、降低投苗密度,最終將是蝦苗需求減少,苗企上漲又能維持多久呢?
- 上一條:家魚早期疾病來襲,養殖戶該怎么辦
- 下一條:后抗生素時代的思考